绝缘材料的性能
时间:2023-05-31
来源:
(1)泄漏电流
泄漏电流指在绝缘材料两端加一直流电压后,会有一定的电流流过绝缘体。这一电流主要由三部分组成:
1)瞬时充电电流:几何电容充电电流,随时间迅速减小(充电完毕);
2)吸收电流:由缓慢极化产生,随时间逐渐减小(极化完成);
3)漏电电流:材料电阻电流,变化很小。
泄漏电流的大小反映了材料的绝缘性,数值越小,绝缘性越好。
(2)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
在固体绝缘材料中,漏电电流分为表面电流和体积电流两部分,其电阻率也相应分为两部分:
表征材料表面的绝缘特性,称为表面电阻率,符号为ρs,单位为Ω;
表征材料内部的绝缘特性,称为体积电阻率,符号为ρv,单位为Ω·cm。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一般大于109Ω·cm。
(3)绝缘电阻
绝缘材料两端所加直流电压U和泄漏电流I之比,称为绝缘电阻R,单位为兆欧(MΩ),如下式所示。
R=U/I(2-10)
(4)介质损失角tanδ值
当在绝缘材料两端加一交流电压U后,充电电流和吸收电流的一部分为无功电容电流,而泄漏电流主要为有功电流(电阻电流),两者的比值为:
tanδ=IR/IC×100%(2-11)
式中IR-电阻电流;
/IC-无功电流;
tanδ-介质损失正切值,%。
显然,tanδ反映了材料的绝缘性,其值越小,绝缘性越好。
(5)击穿强度
当施加于绝缘材料两端的交流电场强度高于某一临界值后,其电流剧增,绝缘失去其绝缘性能,这种现象称为击穿,其临界电场强度称为击穿强度。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
更多新闻